王羲之书六角扇
晋书〔魏晋〕
王羲之,东晋之大书法家也。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。姥初有愠色。羲之因谓姥曰:“但言王右军书,以求百钱也。”姥如其言,人竞买之。他日姥复见羲之,求其书之。羲之笑而不答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王羲之,东晋的大书法家。他曾经在蕺山见到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贩卖。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,(每把扇子)各写了五个字。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,王羲之对老妇人说:“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,(凭此)就可以卖到几百钱了。”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,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。过了几天,老妇人又找王羲之,请求他再写一次。王羲之笑着没有答应。
注释
尝:曾经
蕺(jí)山:古地名,今中国浙江绍兴市。
姥:老妇人。
之:代词,指代六角扇
王右军:即王羲之,因其曾任东晋右军将军而得名。
愠(yùn):恼怒,生气。
简析
这篇短文生动地讲述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一段轶事。此文不仅展现了王羲之作为书法大家的非凡才华和影响力,也体现出他的机智与幽默。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名声帮助老妇解决了销售难题,但又不愿被频繁打扰,因此笑而不答,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;同时,这段故事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书法艺术的珍视和崇尚,以及书法艺术在民间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影响力。
时运·其二
陶渊明〔魏晋〕
洋洋平潭,乃漱乃濯。(潭 一作:泽)
邈邈遐景,载欣载瞩。
人亦有言,称心易足。(人亦有言 一作:称心而言;称心易足 一作:人亦易足)
挥兹一觞,陶然自乐。
杨生之狗
《搜神后记》〔魏晋〕
晋太和中,广陵人杨生,养一狗,甚爱怜之,行止与俱。后,生饮酒醉,行大泽草中,眠不能动。时方冬月燎原,风势极盛。狗乃周章号唤,生醉不觉。前有一坑水,狗便走往水中,还,以身洒生左右草上。如此数次,周旋跬步,草皆沾湿,火至,免焚。生醒,方见之。
尔后,生因暗行,堕于空井中。狗呻吟彻晓。有人经过,怪此狗向井号,往视,见生。生曰:“君可出我,当有厚报。”人曰:“以此狗见与,便当相出。”生曰:“此狗曾活我已死,不得相与。余即无惜。”人曰:“若尔,便不相出。”狗因下头目井。生知其意,乃语路人云:“以狗相与。”人即出之,系之而去。却后五日,狗夜走归。
黎阳作诗三首·其一
曹丕〔魏晋〕
朝发邺城,夕宿韩陵。
霖雨载途,舆人困穷。
载驰载驱,沐雨栉风。
舍我高殿,何为泥中?
在昔周武,爰暨公旦。
载主而征,救民涂炭。
彼此一时,惟天所赞。
我独何人,能不靖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