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袈裟衣缘
长屋〔唐代〕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。
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,未享同一片山川。但当我们抬头时,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。
寄言诸位佛门弟子,一日结下往后的佛缘。
注释
异域:指相隔辽远的两地。
简析
《绣袈裟衣缘》是一首四言古诗。此诗以山川和风月作为象征,以佛教信徒为对象,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地域、文化、宗教差异的普世情感的向往,以及对于佛教信徒共同修行、结下深厚法缘的期许。这种情怀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,也映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。
长屋
(?—729)日本人。天武天皇之孙,高市皇子之子。历任中纳言、大纳言。养老五年(717)任右大臣,柄执朝政。神龟六年(729)去职后自杀。执政期间,曾托遣唐使赠袈裟若干予唐僧人,上绣韵语4句。扬州僧见后,起东渡传法之兴。事迹见汪向荣校注本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 1篇诗文 2条名句
离思五首
元稹〔唐代〕
自爱残妆晓镜中,环钗漫篸绿丝丛。
须臾日射胭脂颊,一朵红苏旋欲融。
山泉散漫绕阶流,万树桃花映小楼。
闲读道书慵未起,水晶帘下看梳头。
红罗著压逐时新,吉了花纱嫩麴尘。
第一莫嫌材地弱,些些纰缦最宜人。
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
取次花丛懒回顾,半缘修道半缘君。
寻常百种花齐发,偏摘梨花与白人。
今日江头两三树,可怜和叶度残春。
寒食野望吟
白居易〔唐代〕
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
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
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(别离 一作:离别)
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
石壕吏
杜甫〔唐代〕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(出门看 一作:出看门)
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
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
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
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